冀北秦皇島供電公司220千伏戴河變電站運維班班長韓軍通過智能巡檢系統發現2號主變壓器油溫出現異常波動。系統隨即將隱患信息推送至主控室監控大屏,并通過移動終端生成帶電檢測工單。接到指令后,檢修人員迅速響應。從數據出現異常預警到檢修人員抵達現場,僅用8分鐘。
為提升迎峰度夏期間供電可靠性,秦皇島供電公司以戴河變電站為“智慧運維"創新示范點,推動數字技術與電力運維深度融合,打造“自動感知、自動預警、高效處置"的智慧運維體系。
“我們融合保電管理制度與電力生產管理系統,讓系統具備移動派單、實時跟蹤和超時預警等功能,就像給運維工作配備了一位‘智能管家’,能自動協調調度各項任務。"韓軍介紹。目前,戴河變電站已形成“工單精準下發、執行實時監督、超時自動提醒"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模式。變電站出現的各類問題可在30分鐘內響應、2小時內處理完畢。
一、儀器簡介(LYWHX-80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“近程核相儀"使用注意事項)
1、儀器外觀簡介
組件說明:
2、儀器操作簡介
![]() | 指示燈: 異相紅燈亮:兩線路異相。 同相綠燈亮:兩線路同相。 充電紅燈亮:正在充電。 充電綠燈亮:電已充滿。 按鍵: 1)長按開機或關機。 2)短按近程測量模式、相序測量模式和遠程測量模式切換。 補充: 1)右上角有電量指示; 2)下端有充電接口插孔。 |
指示燈: 測量時:紅燈和綠燈交替閃爍。 充電時:紅燈亮正在充電,綠燈亮已充滿。 蜂鳴器: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蜂鳴器響2秒,表示線路帶電。 安裝螺孔: 與伸縮絕緣桿相連。 充電孔: 充電時:連接充電器。 自檢時:連接測試線接地端。 檢測時:連接接地線。 |
2、儀器自檢方法
按下圖將發射器連接自檢測試線,發射器啟動,蜂鳴2秒,紅綠兩指示燈交替閃爍。接收主機開機,在近程核相模式下顯示對應發射器信息,則發射器與主機工作均正常。
提示:
自檢時兩發射器與接收主機的距離大于0.5米為宜。當距離小于0.2米時,可能只連接了1個發射器而主機顯示2個發射器信息。此現象為正常現象,不影響儀器使用。當2個發射器都接電時,儀器顯示不受短距離影響。
自檢測試線內部串有2M電阻,測試時人接觸鱷魚夾不會觸電。
自檢測試相位差為180度左右時,將任一自檢線插頭反轉,則相位差變為0度左右,反之亦然。
二、近程核相(LYWHX-80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“近程核相儀"使用注意事項)
高壓輸電線路核相(高壓核相)
將X和Y發射器連接絕緣桿,同時掛接在高壓線路上,接收主機開機選擇近程核相模式,即可顯示并播報核相結果。原理圖如下:
高壓開關柜帶電顯示器核相(低壓核相)
將X和Y發射器彎鉤替換為尖頭端子,并插入帶電顯示器,再將接地線DC端插入發射器接地孔(也是充電孔),鱷魚夾接地,接收主機開機選擇近程核相模式,即可進行測量。發射器使用方法如下圖:
提示:由于帶電顯示器的主要作用是顯示開關柜是否帶電,并非標準的核相點,且不同廠家、不同時期、不同標準的帶電顯示器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移相問題,且帶電顯示器L1、L2、L3與母線的對應關系不一定正確,若核相結果異常則應在一次線路上進行核相。
遠程核相
同時使用兩臺儀器可進行遠程核相,原理圖如下:
先將兩臺接收主機開機,切換到遠程核相模式,在室外有GPS信號的地方完成授時,直至語音播報發射器無信號。再將分別將Y發射器接觸所測帶電線路,此時兩臺接收主機每10秒記錄一組數據,No1到No6分別為每分鐘的0s、10s、20s、30s、40s、50s的數據,對比甲乙兩機同一編號的數據即可判斷同異相。顯示界面如下:
提示:
(1)若測試地點無GPS信號(如地下配電室),需先在室外有GPS信號的地方,將接收主機連接到GPS衛星信號后,再拿到無GPS信號的地方測量,主機會自動切換到授時模式。此時主機使用內部時鐘,其精度比GPS時鐘差,且誤差會累積,請在授時30分鐘內完成測試,否則需重新連接GPS信號來校準時鐘,以保證測試精度。
(2)如果甲乙兩機在短距離范圍內(相距小于300米)測量,兩發射器的無線信號會相互干擾,可能使測量結果無效。
三、結果判斷與分析(LYWHX-80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“近程核相儀"使用注意事項)
結果判斷采用國標1級標準,同異相以30°為界。相位差≥±30°時為異相,語音提示“異相",屏幕顯示“異相",異相指示燈亮。相位差<±30°為同相,語音 提示“同相",屏幕顯示“同相",同相指示燈亮。所有相位差結果以X為參照,度數為Y超前于X的相位。
提示:兩線路頻率不相同時,需要使用準同期并列裝置控制發電機的頻率相位,使發電機的相位和頻率與主網一致后才可以并網送電。準同期與自同期并列操作見附錄B。
四、維護保養(LYWHX-8000B電力試驗行業標準“近程核相儀"使用注意事項)
1、長期不使用時請充滿電后再存放。
2、本產品不宜存放在潮濕、高溫、多塵的環境中。
3、絕緣桿*使用前應做耐壓試驗,且每年進行一次耐壓試驗。
在戴河變電站主控室內,運維班技術員徐斌通過新一代集控系統實時監測全站設備運行狀態。作為智慧運維體系的“大腦",該系統能動態展示各設備的電流、電壓、油溫等核心參數及站內溫度、濕度等環境信息。一旦檢測到異常信號,系統會立即自動彈窗告警,無須運維人員逐個排查設備,降低人工巡檢的漏判風險。
設備隱患的精準防控離不開技術手段支撐。戴河變電站的智能巡檢系統實時監測站內3327個監測點及站外12處輸電通道數據,通過秦皇島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算法,該系統實現了呼吸器吐泡動態捕捉、“油位-油溫"聯動預警等,可精準識別設備異常。今年迎峰度夏期間,該系統已成功預警11次設備隱患,準確率達100%。
智慧運維體系還將防護延伸至防汛等領域。目前,戴河變電站已部署8處水位監測點和10個攝像頭,構建了一套立體化防汛監控網絡。一旦水位超過警戒線10厘米,系統便自動啟動應急預案。8月15日,秦皇島出現強降雨,該系統提前2小時發出預警,變電運維人員迅速采取排水措施,避免了電纜溝進水。
在安全保障方面,戴河變電站升級構建了“三維安防"體系,實現智能監控全覆蓋。關鍵通道設有紅外對射裝置,系統會在可疑人員進入監控范圍時立即觸發聲光報警,便于相關人員迅速響應處置。目前,戴河變電站的智慧運維經驗已推廣至全市4座重點保供變電站。
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